别急,先插播一条简讯:
楼面地价从7万到8万,杭州只用了2天
就在黑马君发稿前,杭州最高楼面地价易主,最高楼面价从7万到8万,只用了两天:
蒋村文新单元XH030203-01(3)地块,经过102轮竞价后,杭州兆欣房地产有限公司(建发)以总价34.35亿竞得(没错,还是建发),溢价率115.39%;成交楼面价8.8万元/㎡,成为杭州新单价TOP1。离滨江地产创造的水电新村地块7.74 万元/㎡的纪录仅仅过去了两天。
真是全国共此凉热啊。
回到成都,昨天41200元/㎡的楼面地价引爆了更大范围的话题。
要知道,3月11日,招商蛇口在大源西以31700元/㎡的价格首次将成都楼面地价带到30000+,仅仅16天后,这个纪录就被打破,并直接站上40000+。
成都土拍楼面地价首次突破2万元/㎡的记录可追溯至2020年7月。渝太地产以总价11.56亿元、楼面价20700元/㎡竞得成都高新南区一宗41.88亩的住宅用地,溢价率39.86%,成为成都首个楼面价突破2万元大关的住宅地块。然而截至3月27日,成都楼面地价超20000元/㎡的地块已经达25宗。而自从去年主城土地供应减速以来,2025年成都“5+2”主城区供地比去年直接腰斩!这也导致优质地块的价值突显。H10作为金三仅存的七块宅地之一,而且是目前出让面积最大的地块,其价格将直接影响区域价值体系重构。
楼面地价破4万元/㎡是成都城市能级跃升的标志。
作为新一线城市,成都核心地块(如金融城三期)楼面地价突破4万元/㎡,标志着其部分区域土地价值已接近部分一线城市(如广州、杭州),反映出城市经济活力、人口吸附力及高端资源聚集能力的显著提升。
高价地块集中于城市核心区(如金融城、高新区),凸显土地资源的稀缺性。头部房企对稀缺地块的争夺将更加激烈,从东二环华润拿地突破2万,招商蛇口大源拿地破3万再到建发拍出4万楼面地价,2025年,央国企的动作力度明显加大。
从行业来看,短期内释放出市场对成都未来楼市的强烈看多预期,可能吸引更多需求入场——你知道的,大白话不能说的时候,就搞点学术语言。具体影响,你随便走进一个主城项目的售楼部就可以找到答案。
楼面地价破4
在全国是个什么水平?
既然说成都土地价值实现了追赶式增长,那么成都楼面地价破4,到底在全国是个什么水平?
黑马君梳理了自2023年(因为全国大多数城市在2023年开始取消了限购)以来全国重点城市最高地价的排名,从中可以看出一些有意思的信息。

自2023年截至 2025 年 3 月 28 日,全国城市最高地价排名中,上海静安寺地块以 16.11 万元 /m² 的楼面地价位居榜首,由上海静投于 2025 年 2 月 26 日取得。北京海淀区树村、深圳湾超级总部、杭州蒋村地块等也名列前茅。高价地块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和部分强二线城市,说明这些城市市场需求旺盛,土地价值高,未来仍有较大发展潜力;同时也反映出城市核心区域的土地资源愈发稀缺,更受开发商青睐。
根据表格数据,成都金融城三期地块以4.12万元/㎡的楼面地价位列全国第8位。排名前十的城市均为一线及强二线城市,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和环渤海,成都是唯一一个中西部城市。如上海(16.11万元/㎡)、北京(10.23万元/㎡)、深圳(8.89万元/㎡)、杭州(8.8万元/㎡)、广州(7.57万元/㎡)等,地价均显著高于成都。相比之下,成都与苏州(6.5万元/㎡)、厦门(6.27万元/㎡)等城市仍有差距,但领先于青岛、宁波、合肥等城市。
成都地价与第一名上海相差了3.9倍。甚至与第7位的厦门的价格也差了2.15万。但好歹已经进入前10,看看表中第十名的宁波,楼地价也在3.26万元/㎡,比大源西64亩的楼地价还高一些。
如果对比下面这张表,你就会明白成都为什么叫追赶式前进了。
从经济总量来看,一线的北上广深依然位列土地价值榜前四位,但杭州、苏州因为2025年新经济高速发展爆火,吸引大量的资本与人才的流入,成为新贵。厦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,一直自有行情,核心区地段早就寸土寸金。青岛、宁波的人均GDP不弱,成都城市GDP是全国第7,在过去,楼地价还进不了前十。此次终于迈入第8。与GDP排名正在匹配中。但在人均GDP上,依然在此榜中最少,这或许多少也能解释过去长时间内成都落在后面的原因。换句话说,土地价值从来都是“一分钱一分货”,经济实力是城市实力的第一指标,地价是城市价值的重要指标。
再看第三张表:
楼地价前十的城市与成交金额前十的城市重合度高达60%,但这里缺少一个成交面积的统计,因为象上海、北京这些城市二手房交易都占80%了。北京海淀区二手房均价16万元/㎡,2024年2000万元以上房源成交量同比上涨191.2%。总价500万-1000万元房源成交量同比下跌68.4%,市场分化显著。
从城市均价来看,深圳以 82,300 元 /㎡的均价领跑全国,主要受前海、南山等高端项目拉动。北京、上海均价分别为 78,500 元 /㎡和 75,800 元 /㎡,核心区域房价持续高位。
厦门均价 48,900 元 /㎡,排名第四,岛内外价差显著,岛内优质地块推动整体价格上行。杭州、广州均价在 3.6 万 - 3.8 万元 /㎡,处于较高水平。成都、青岛、宁波均价低于 2.6 万元 /㎡,与中西部及沿海城市的房价梯度相符。但成都的新房交易面积和套数仍然全国第一。新房市场充满活力,承接有力,从另一个层面讲,对政府推地是也是有益的。
2023年以来各城市的高楼地价地块有一些共同特点:
中心之芯
所有高排名地块均位于城市中心或核心发展区域,如上海静安寺、北京海淀区树村、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、杭州西湖区、成都金融城三期等,都是极核区,周边配套成熟,交通便捷,教育资源丰富。
这些地块周边房价都较高。如上海静安区地块为别墅用地限高12米,定位顶级豪宅,对面项目均价19.9万元/㎡;广州海珠区新房均价58268元/㎡,苏州工业园区双湖板块是苏州第一豪宅区,二手房挂牌均价高达15万/㎡。
低容积率与豪宅属性
十块地的平均容积率为2.85,仅深圳、广州、厦门地块容积率高于4,另有五块低于2,在城市极核心区域低于2的住宅地块,这本身就是地段与产品形态的极端配置,(如苏州双湖地块容积率1-1.02,宁波湾头地块1.35),规划为高端低密住宅或别墅。
头部房企主导
中海、绿城、建发等知名房企频繁现身,凭借资金实力和产品力竞得高价地块,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。
高溢价与激烈竞拍
最近成交的杭州与成都两块地溢价率都超100%(如杭州115%,成都106%),说明近期核心城市稀缺地块的价值兑现力增强,房企争夺更加激烈。(如成都地块竞拍213轮)。
H10地块
金融城三期的“王炸筹码”
金三板块仅剩7块宅地,极度的稀缺形成坚固的价值护城河。
区位价值
位置:H10位于锦江区柳江街道祝国寺村 6、7 组,紧邻贝壳 H12 地块(楼面价 27300 元 /㎡),处于金融城三期核心区,地价已逼近金融城锦宸府约44000元/㎡的均价。
面积:约 48.7 亩(32,466.67㎡),是目前金融城三期出让的最大宅地。
容积率:2.5,计容总建面约 8.1 万㎡。
建筑限高:100 米(高于贝壳 H12 地块的 60 米限高),预计规划为 30 层左右的中高层建筑。
用地性质:纯住宅,无商业配建要求。
交通动脉:紧邻地铁9号线心岛站(在建),10分钟直达SKP、交子公园商圈。
教育资源:紧邻成都七中育才学校(金融城校区)及规划中的 H07 小学,形成 K12 公办教育配套。
交通:地铁 6 号线金融城东站步行约 500 米,未来规划 TOD 站点强化交通枢纽功能。
生态:东侧为交子公园绿轴,西侧可眺望金融城双子塔,南北两侧规划为高端写字楼群
产业势能:金融城三期规划“国际金融总部集群”,已落地字节跳动西南总部、平安银行科技中心。
相邻华润•锦宸府(2024年地价2.8万元/㎡)销售单价约35447-50484元/㎡,H10地块预计售超7万元/㎡+。
H10地块的成交深度体现成都核心区豪宅的极致化方向。建发房产以顶豪产品序列与此前贝壳 H12 项目(套均 360㎡以上)、华润置地锦宸府(239-278㎡)形成差异化。
结 语
成都当前的楼面地价虽然达到了4.12万元/㎡,暂列排行榜第八,但已跻身高能级城市行列。
排行榜中地块的共性凸显“地段稀缺性+低密高端化+房企头部化”趋势。2025年,成都还在进一步优化土地供应结构,有望进一步缩小与一线城市的地价差距。
成都楼面地价破4万元/㎡,既是城市发展能级的体现,也暗含对市场与产品的极致考验。对土地市场而言,头部化、稀缺化趋势不可逆;对房价而言,外围区域房价涨幅温和,整体市场呈现“核心领涨、全域分化”格局。核心区将进入“豪宅化”时代。
以楼面价4万元/㎡为例,加上建安成本、税费及合理利润,项目入市价格预计超7-8万元/㎡,成为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标的,形成“豪宅岛”效应。
房住不炒的年代,房子终于成为消费品。